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疗效及机制研究古赛
一、肝纤维化的病理基础
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的关键病理阶段,其本质是肝脏在长期损伤与修复过程中,细胞外基质(ECM)过度沉积和降解不足所致的瘢痕组织形成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(NAFLD)中,肝细胞脂肪变性、炎症等因素持续激活肝星状细胞(HSC),活化的HSC大量增殖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,成为产生ECM(如I、III、IV型胶原,层粘连蛋白LN,透明质酸HA)的主要细胞来源,最终导致肝纤维化。
二、强肝胶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
强肝胶囊通过多成分、多靶点、多途径的方式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,其主要机制包括:
1.抑制肝星状细胞(HSC)活化与增殖:方中黄芪、当归、丹参、甘草等成分能有效抑制HSC的活化,从源头上减少ECM的生成。
2.调节细胞外基质(ECM)代谢平衡:下调促纤维化因子:显著降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(CTGF)的基因和蛋白表达。CTGF是强大的促纤维化因子,能直接刺激HSC活化并促进ECM合成。促进ECM降解:通过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(TIMP1)的水平,解除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(MMPs)的抑制,从而增强ECM的降解能力。
减少胶原合成:下调前胶原α2(colla2)mRNA的表达,直接减少I型胶原的合成。
3.保护肝细胞与抗炎:党参、当归、丹参、黄芪等成分能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,保护肝细胞功能,从病因上减轻对HSC的持续刺激。
三、研究对象与方法
研究设计:将104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为肝纤维化(S1S2期)的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。
治疗组(n=64):在基础护肝治疗(如护肝宁)基础上,加用强肝胶囊(1.2g,每日三次)。
对照组(n=40):仅接受基础护肝治疗。
治疗周期:6个月。
观察指标:
血清学指标:肝纤维化四项(HA,PcIII,CIV,LN)、TIMP1。
肝组织学指标:治疗前后肝穿刺活检,进行肝纤维化分期(S0S4)和病理评分。
分子生物学指标: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CTGF、colla2mRNA表达水平;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TGF蛋白表达水平。
四、研究结果
1.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显著改善:治疗6个月后,治疗组HA、LN、PcIII、CIV等血清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(P<0.01),且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(P<0.01)。
2.肝组织病理学明显好转:治疗组肝纤维化病理分期有效率达56.3%(即纤维化分期下降≥2分),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.0%(P<0.0001)。HE染色显示治疗组纤维间隔减少、结构改善,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。
3.分子机制得到证实:
治疗组肝组织中CTG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、colla2mRNA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调(P<0.01)。
治疗组TIMP1水平显著降低(P<0.01)。
对照组以上所有分子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。
4.安全性良好:试验期间未发现与强肝胶囊相关的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。
五、结论
本研究证实,强肝胶囊能有效逆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,其疗效体现在:显著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。减轻肝组织纤维化病理程度。通过下调促纤维化因子CTGF、TIMP1及胶原基因表达,多靶点调节ECM合成与降解的平衡。强肝胶囊是一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安全有效的药物,其多途径抗纤维化机制体现了中药复方治疗的独特优势。
六、参考文献
[ 1 ] Raszeja-Wyszomirska J,Lawniczak M,Marlicz W,et al.Non-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-new view[J]. Pol MerkurLekarski,2008,24(144):568.
[ 2 ]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.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[J].中华肝脏病杂志,2006,14:161.
[ 3 ] 金伯泉主编.细胞和分子免疫学试验技术[M].西安: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,2002:44-46.
[ 4 ]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,肝病学分会.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[J].中华肝脏病杂志,2000,8(8):324.
[ 5 ] 中华肝脏病学会肝纤维化学组.肝纤维化诊断及疗效评估共识[J].中华肝脏病杂志,2002,10(10):327.
[ 6 ] 王宝思.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[J].中华肝脏病杂志,2000,8(8):197.
[ 7 ] 丁向春,马丽娜,张 栩.强肝胶囊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[J].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,2003,11(6):351.
[ 8 ] Polette M,Birembaut P. Membrane-type metalloproteinases in tumor invasion[J]. Int J Biochem Cell Biol,1998,30(11):1 195.
[ 9 ] 邵 彬,聂青和.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(TIMPs)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现状[J].实用肝脏病杂志,2005,8(3):182.
[10] Williams EJ,Gaça MD,Brigstock DR,et al. Increasedexpression of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in fibrotichuman liver and in activated hepatic stellate cells[J]. JHepatol,2000,32:745.